關於玻璃窯爐要製作出晶亮剔透的玻璃,原料的燒融是一大關鍵。

承載了熔融原料及生產作業的靈魂角色,即是「玻璃窯爐」。

在傳統生產線中,玻璃窯爐分成了「八卦爐」(又稱八卦窯或圓爐)及「池爐」(又稱方爐)現今的玻璃創作工作室及小型產線,則多以「電窯」生產為主。

 

紅琉璃的窯口工藝,八卦窯是主角。

早期的八卦窯爐以燃燒煤炭為主,現如今皆改以重油做為燃燒媒介。

八卦窯的設計,來源自早期台灣傳產黃金年代時期市場的大量需求,

以人工最大量化值作為窯爐設計重點。

傳統的八卦爐內可放置6~10個坩鍋,而多數爐體採用8個坩堝是較符合燃燒效益值的配比,每個坩鍋依照生產需求能配置不同的玻璃色料,產線上師傅們依照生產工序分配,從坩鍋內撈取、下料後經由不同的工法(壓、吹製)完成產品成型。

 

而麥芽糖般的熔融玻璃膏從何而來?

當配料師將粉狀的玻璃矽砂(70%)及助溶、澄清、金屬氧化物配置完成後注入到千度高溫窯爐中的坩鍋裡熔解,經過12小時的完全燃燒後,才能變成玻璃膏的狀態。

八卦爐內配置的坩堝可依不同工法組合排序成多條產線進行生產。

台灣傳統產業的老闆對產能及生產效益的掌控能力極高,一個窯爐能負荷多條產線同時生產,早期台灣的燈罩王國美名也因此而來。

 

    

傳統八卦窯(圓爐)

 

現今僅存的八卦窯屈指可數,全台灣僅存不到3座,實屬珍貴!更遑論能夠在八卦窯操作生產的玻璃技師更是寥寥無幾!

 

而玻璃工業大廠如台玻、華夏,以量產效益化為生產指標,廠內的生產線以池爐生產為主

不同於八卦窯的手工撈料,池爐(如附圖)供以自動化下料方式生產,原料爐的燃燒給料可以連續24小時運作不停歇。因生產特性的關係,相對在池爐生產的一次性產量龐大,一般最低量是從幾萬件算起。

 

走在設計工藝及文創起飛的時代,台灣亦有多間玻璃工作室林立。為符合工藝創作特性,工作室多以電窯創作為主,規模雖較小巧,但工作規模相對簡單。

 

綜合來看八卦窯手工生產、池爐自動化生產及電窯創作型生產三大生產基底,

八卦窯的窯口生產工藝能達成基礎量產規模、造型彈性較高且玻璃色料效果可混搭;池爐自動化生產整體來說效益高、產量多、單價低的量化產品需求,但產品會受限;電窯作為最彈性的生產方式,既能創作亦能小量產出,玻璃效果豐富外工藝價值亦較高。

玻璃窯爐是玻璃生產要成立最基本的需求設備,隨著產業的推進及市場的趨勢,玻璃窯爐也一路演進至今。

 

第一張為池爐(方爐)、後兩張為電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