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日況味 , 日日生花
在台灣的四季風景中,光線從來不是單純的明亮,而是層次豐富的「日花」,
透過密茂的熱帶植物、傳統建築的屋簷、巷弄間的鐵皮屋頂所形成的光影交織。
「日花 」企劃試圖重新詮釋這些屬於台灣的光影美學,
透過玻璃工藝將其轉化為可觸摸、可珍藏的藝術形式。
台灣在地語彙 — 日花仔 · ji̍t-hue-á
「日花仔 · ji̍t-hue-á」,台語詞彙,指從雲間縫隙或樹葉縫隙透出的和煦陽光。 紅琉璃「日花 · Ji̍t-hue」系列,是具台灣在地文化特色的玻璃藝術創作系列,以玻璃為媒介,旨在捕捉光線穿透不同介質時的流動感與瞬間性。
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光線如何塑造我們的情緒與記憶。
「日花 · Ji̍t-hue 」企劃,邀請觀者放慢腳步,透過玻璃這一古老而現代的媒介,重新連結那些構成我們生命基調的珍貴時刻— 童年的夏日午後、陽光穿過窗簾的溫暖、冰涼飲料在玻璃杯上凝結的水珠,以及那些看似平凡卻在記憶中熠熠生輝的瞬間。

以傳統玻璃工藝,珍藏光與情感
本系列作品透過玻璃的透明、折射與裂紋特性,將光影、童年的回憶以及日常情感的流動凝固於玻璃之中。
日花效果的形成,可謂是一場光與火、冷與熱的對話。工藝師運用玻璃的透明特質與色塊交融,結合傳統炸水工藝 將千度高溫中剛成形的玻璃瞬間浸入冷水,讓溫差在玻璃內部創造出如詩般的天然裂紋,留下光影刻痕。
每一件日花作品皆在千度高溫中純手工吹塑而成,工藝師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轉動,都讓玻璃在火焰中自然流淌出獨特的紋路形態。當炸水工藝的瞬間降溫遇上色彩的自由流動,便在透明玻璃中凝固出千變萬化的光影效果,使每一道裂紋、每一抹色彩的分布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印記。
這不僅是工藝技術的展現,更是對台灣光影美學的詩意詮釋 。在可控與不可控之間,讓大自然的隨機性與工藝師的巧手共同書寫出屬於每件作品的光影故事。
從台灣庶民生活中萃取的五色光譜
三合院|溫暖土橙 + 磚紅
從三合院紅磚牆面與午後斜陽中汲取的暖色調,這組色彩帶有歲月的鮮明感,厚實卻鮮活,承載著台灣傳統建築的人文底蘊。
柑仔店|繽紛多彩
街角小店裡的糖果、玩具、飲料瓶身,從鮮豔的紅橙黃到清涼的藍綠色調,這組色彩在玻璃中如萬花筒般繽紛跳躍,每一個色點都是一個小小的驚喜,象徵著童年的好奇心。
寒暑假|清透水色 + 暖黃
學生時代假期的色彩記憶,如同夏日晴空的清透天藍與午後陽光的活潑暖黃。象徵著人生中最無負擔的水色時光,每一道光線都閃爍著青春的自由與希望。
避雨|朦朧灰藍 + 深紫騎樓避雨時的色彩記憶,藍灰色如雨幕般朦朧,這組色彩創造出台灣特有的「涼熱並存美學」,彷彿能聞到雨後的清新。
阿嬤家|鐵灰窗花
老式鐵窗花在時光中留下的色彩印記,深沉的鐵灰色帶有歲月的厚重感,象徵著那些在心中永遠清晰的窗花輪廓與透過窗格灑下的溫柔光影。
光影的在地書寫

日花系列每件作品,不僅是對台灣在地生活記憶的凝固與珍藏,也是對在地文化的致敬與傳承。我們相信當陽光再次穿透這些玻璃作品時,不只是光線的折射,更是記憶的重現、文化的延續,以及對這片土地最深情的凝視與珍藏。
「日花 · Ji̍t-hue」期望成為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樑,透過玻璃藝術重新書寫台灣的光影詩學。

日花系列每件作品,不僅是對台灣在地生活記憶的凝固與珍藏,也是對在地文化的致敬與傳承。我們相信當陽光再次穿透這些玻璃作品時,不只是光線的折射,更是記憶的重現、文化的延續,以及對這片土地最深情的凝視與珍藏。
「日花 · Ji̍t-hue」期望成為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樑,透過玻璃藝術重新書寫台灣的光影詩學。